首页 > 校园生活 > 学生生活 > 正文
  • 2021/04/18 | 来源:设计与艺术学院 | 关注:

    立春 打春牛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立春:


    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又名正月节、岁节、改岁、岁旦等。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干支纪元,以寅月为春正、立春为岁首,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意也,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在传统观念中,立春有吉祥的涵义。人们将有双立春的农历年视为大吉年份。




    历史意义:


    廿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在我国传统农耕社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秦汉以前,南北各地风俗文化不同,一些地方岁首礼俗所重的不是阴历元月朔日,而是干支历廿四节气的立春。立春岁首对于传统农耕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重大的拜神祭祖、纳福祈年、驱邪攘灾、除旧布新、迎春等庆典均安排在立春日及其前后时段举行,这一系列的节庆活动不仅构成了后世岁首节庆的框架,而且它的民俗功能也一直遗存至今。




    相关习俗:


    1.春祠荐新祭祖的习俗传至后世变为正月初一的祭祖活动,有的地方在初一以后几天不扫除屋宅,即是担心触犯了回家过年受享的祖魂。有的地方在初一不准倒垃圾又是从后一习俗衍生出来。


    2. 古代在立春日举行的籍田礼,籍田的内容包涵有对地母的祈求。在籍田仪式后聚饮,这是后世团拜贺年的一种雏型的仪俗。




    3.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4.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5. 立春这天,民间艺人会制作许多小泥牛,称为春牛,送往各家各户,谓之送春。也有的地方在墙上贴一幅画有春牛的黄纸,黄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农事。




    姹紫嫣红 春风拂面 :


    春盘:春盘是立春饮食风俗之一,主要是蔬菜取生菜瓜果饼糖放盘中为春盘(或拼成盘)馈送亲友或自食取迎春之意。盘里主要有:果品、蔬菜、糖果、饼、饵五种。蔬菜主要有:豆芽、萝卜、韭菜、菠菜、生菜、豆子、鸡蛋、土豆丝。杜甫《立春》: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田艾籺:


    田艾籺是春季常见的时令食品。在开春时节,万物复苏,草长莺飞,正是春耕的田野上田艾生长的全盛时期,田艾约10厘米高,叶子是粉绿色的,花朵白中间绿,全身长满绒毛。据《食物本草》里介绍,田艾具有祛湿,暖胃,清肠等功效。田艾籺也是拜神的节令贡品,祈祷风调雨顺。




    春饼


    春饼是面粉烙制的薄饼,一般要卷菜而食。最早,春饼与菜放在一个盘子里,成为春盘。宋《岁时广记》引唐《四时宝镜》载:立春日食萝菔、春饼、生菜,号春盘。

    春卷(春蚕):《岁时广记》:京师富贵人家造面蚕,名曰探官蚕。又因立春日做此,故又称探春蚕




    咬春(吃萝卜):明《酌中志》:立春之时,无贵贱嚼萝卜,曰咬春






分享至:
最新动态
最热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