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启动未来

科技

启动未来
首页 > 学院专业 > 新能源汽车学院

新能源汽车学院








学院简介

新能源汽车学院是学校根据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结合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特色和人才需求,在原有新能源汽车系的基础上成立的学校重点发展和建设的学院。开设有一个职业本科专业(新能源汽车工程)和两个高职专业(新能源汽车技术,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

学院自成立以来各项成绩显著,共获批实用新型专利11项,外观专利1项,完成多项省、校级科研和教改项目,编写多部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教材,指导了全国大学生电动方程式赛车比赛、全国新能源汽车虚拟故障诊断与维修技能比赛、陕西省新能源汽车维修技能比赛等多项专业赛事,专业教师参加了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大赛、全国新能源汽车教师技能大赛、陕西省教师教学技能比赛等多项专业赛事,成绩优异。


师资条件

根据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学生管理的需要,学院设有院办公室、新能源汽车教研室和学生工作办公室,共有教师21人,专业授课教师13人,专职辅导员8人,硕士及以上学历12人,高级职称教师6人,聘请了多位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零配件供应企业、汽车维修服务企业的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教师团队,教师团队凝聚力强,工作认真,有一定的教改科研及管理水平。


实验实训条件

近年来,学校陆续投入了大量资金支持新能源汽车学院的专业建设和实验实训中心建设,建成的新能源汽车实验实训中心总面积超过2000平米。设备总值超过1500万,大型设备120余台(套)。主要承担新能源汽车工相关专业的《新能源汽车整车电路分析》、《纯电动汽车结构与原理》、《混合动力汽车结构与原理》、《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等专业课程的课内实践教学和集中实践教学,可同时承担300人的实践教学任务。

新能源汽车实验实训中心有VCU开发实验台、BMS开发实验台、PCU开发实验台,电动汽车互操作实验台,充电桩检测实验台,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实验台、纯电动汽车在线考核系统、混合动力汽车在线考核系统、动力电池拆装实训台、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实验台、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总成、混合动力汽车变速器总成、电动汽车变速驱动桥总成等设备,有故障诊断仪、示波器、绝缘检测仪、等电位检测仪等仪器,有特斯拉、丰田普锐斯、比亚迪E5、比亚迪E6、奇瑞、吉利等实训整车。
新能源汽车学院教学设施齐全,教学设备先进,能够保证所属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确保了人才培养质量,为相关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专业介绍 教学骨干 学院荣誉
专业名称 培养目标 核心课程 就业方向
(本科层次)新能源汽车工程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本专业扎实基础理论和系统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基础的产品研发与检测能力,能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从事生产、研发、检测、试验、运维等工作的高 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动力电池及能量管理系统、纯电动汽车结构与原理、新能源汽车高压安全、汽车单片机与车载网络技术、汽车电控技术、新能源汽车整车电路分析、混合动力汽车结构与原理、充电原理与检测技术、新能源 本专业主要面向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厂、“三电”研发生产企业、充电桩研发运维企业、新能源汽车检测站等企业单位,从事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的研发、试验、生产装配、检测、运维等工作。
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 (专业代码:600212) 本专业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新能源汽车行业需要,具备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纯电动汽车结构原理与检修、混合动力汽车结构原理与检修、充电设施运行与维护等专业知识和技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驱动电机与动力电池技术,汽车电气设备,汽车运用技术,汽车单片机与车载网络技术,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新能源汽车整车电路分析,混合动力汽车结构原理与检修,新能源汽车充电设 本专业主要面向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及整车制造厂、新能源汽车维修企业、新能源汽车4S店、旧机动车销售商和充换电站等企业单位,从事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及整车的生产装配及管理、整车保养维修、查勘定损、旧机动车鉴
新能源汽车技术 (专业代码:560707) 本专业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新能源汽车行业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掌握驱动电机及动力电池技术、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结构原理与检修等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及整车 汽车电工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驱动电机与动力电池技术,汽车电气设备,汽车单片机与车载网络技术,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新能源汽车整车电路分析,混合动力汽车结构原理与检修,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运 本专业主要面向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及整车制造厂、新能源汽车维修站、新能源汽车4S店和充换电站等企业单位,从事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及整车的生产装配、新能源整车保养维修、充电设备研发调试等工作。
  • 李鹏伟新能源汽车学院院长、党总支书记
    男,汉族,陕西西安人,中共党员,硕士毕业于长安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现任西安汽车职业大学新能源汽车学院院长、党总支书记。
    主讲《车载网络技术》、《新能源汽车整车电路分析》等课程,主编两部教材,参编一部教材,以第一发明人完成实用新型专利6项,参与完成实用新型专利8项。主持完成及参与省级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校级科研项目7项,参与省级和校级教改项目4项。
    东风悦达起亚校企合作项目核心教师;在陕西省首届青年教师电子类实验技能比赛中荣获三等奖;2018年被评为全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多次在各种技能比赛中获奖;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指导了2012、2013、2015三届陕西省模拟数字电子设计技能比赛并获奖多项;指导了2015、2016全国大学生电动方程式赛车比赛和2017全国大学生无人驾驶赛车比赛;在2020年全国新能源汽车虚拟故障诊断与维修技能大赛中荣获优秀指导教师。
  • 冯婧
    女,汉族,山西运城人,中共党员,本科毕业于长安大学,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现任西安汽车职业大学新能源汽车教研室主任。主讲《新能源汽车技术》、《纯电动汽车结构原理与检修》、《混合动力汽车结构原理与检修》等专业课程理实一体教学工作。
    多次荣获校级“优秀教师”荣誉称号。主持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校级重点科研项目1项,参与校级重点科研项目3项、一般科研项目1项,参与完成实用新型专利8项,主持完成了新能源汽车实验实训项目讲义和指导书。指导了2015和2016年全国大学生电动方程式赛车比赛,在2017全国智能网联汽车大赛中荣获三等奖,在2019年陕西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荣获三等奖,在2020年全国新能源汽车虚拟故障诊断与维修技能大赛中荣获优秀指导教师。
  • 王新洁高级技师
    男,汉族,陕西西安人,中共党员,本科,专任教师。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技术》、《驱动电机与动力电池技术》、《纯电动汽车结构原理与检修》等专业课程理实一体教学工作。
    曾多次荣获“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在2015年陕西省首届青年教师电子类实验技能竞赛中荣获三等奖。参与完成省级自然科学基金科研项目1项,参与完成校级教改项目2项,参与完成校级科研项目4项,以第一发明人完成实用新型专利1项,参与完成实用新型专利5项,参与编写教材2部。
  • 冯晓姗
    女,汉族,河北邢台人,讲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陕西科技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专任教师。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相关专业建设和《新能源汽车技术》、《纯电动汽车结构原理与检修》等专业课程理实一体教学工作。
    在2019年陕西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荣获三等奖,在2020年全国新能源汽车虚拟故障诊断与维修技能大赛中荣获优秀指导教师。主持校级重点科研项目1项,参与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校级科研项目4项。以第一发明人完成实用新型专利1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参与完成实用新型专利5项,参与编写教材1部。
  • 王乐学新能源汽车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
    男,汉族,陕西安康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咸阳师范学院应用化学专业,现任西安汽车职业大学新能源汽车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兼任学生支部书记。承担《大学生心理健康》、《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曾获校级“优秀指导员”、校级“优秀青年教工”等荣誉。
  • 刘大文企业导师
    男,汉族,企业导师,2008年获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系统结构硕士研究生(保送)学位。曾任职于中兴通讯、龙旗控股、华勤通讯等知名企业。2013年开始从事新能源汽车电池、BMS、新能源汽车PACK领域的研究,先后带领技术团队参与若干PACK项目的开发与研制,如250kWh电动机车电池组等,使用NXP嵌入式平台顺利完成了分布式BMS系统的开发与研制,先后取得10余项发明、实用新型专利。
  • 郭锋涛企业导师
    男,汉族,陕西咸阳人,中共党员,企业导师,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工业工程专业。曾任职于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电池充电系统方案设计、电池PACK的结构、机械结构、设备制造及生产线的设计研究工作。在《汽车零部件》、《机械制造》等核心期刊发表相关设计、制造及制造应用论文多篇,先后取得6项发明、实用新型专利。

学院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