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里学生受骗的事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单纯,分辨能力差。很多同学从小学、中学到上大学都有“十年寒窗”的经历,与社会接触较少,思想单纯,对一些人或者事缺乏应有的分辨能力,更缺乏刨根问底的习惯,对于事物的分析往往停留在表象上,或根本就不去分析,使诈骗分子有可乘之机。
2.感情用事,疏于防范。帮助有困难的人,这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但如果不假思索地“帮”一个不相识或相识不久的人,这是很危险的。凭着那种幼稚、不作分析的同情、怜悯之心,一遇上那些自称走投无路急需你帮助的“落难者”,往往就会被骗子的花言巧语所蒙蔽,继而“慷慨解囊”,自以为做了一件好事,殊不知已落入骗子设下的圈套之中。
3.有求于人,粗心大意。每个人免不了求他人相助,但关键是了解对方的人品和身份。有些同学在有求于人,而有人愿“帮助”时,往往是急不可待,完全放松了警惕,对于对方提出的要求,往往是惟命是从,很“积极自觉”地满足对方的要求。
4.贪小便宜,急功求成。贪心是受害者最大的心理缺点。很多诈骗分子之所以屡骗屡成,很大程度上也正是利用人们的这种不良心态。
常见诈骗有那些:
NO.1 短信诈骗
“校园网络缴费?缴付学杂费?”带这样的内容或者是附带网址的信息就需要提高警惕。这极大可能会是骗子的招数,一旦点进去然后输入相关支付密码,就会如了骗子的意,造成自己财产的损失。
NO.2 兼职诈骗
在大学里,许多同学都会可能在课余时间选择兼职,这不仅可以锻炼自己还可以赚取零花钱。可偏有些骗子瞄准这一点,利用“保证金”或者是“介绍费”的陷阱骗取学生的生活费。
NO.3 代购诈骗
大家的微信是不是总有一些代购知名海外产品特别是小女生钟爱的化妆品或者是护肤品呢?它们常以高端的品牌低廉的价格获得青睐。可有些所谓的代购产品,其实很多是假冒伪劣的三无产品,购买后出现的问题想要退货或者是维权的时候已经是难上加难。更有甚者在你选好产品后付款后销声匿迹。
NO.4校园贷诈骗
目前“校园贷”诈骗主要存在以下三种情况:一是,用“免抵押、低利息”为诱饵诱导学生贷款,要求缴纳贷款手续费、管理费、保证金等费用;二是,声称能通过培训提高综合技能,夸大培训效果,签订培训合同,诱导学生贷款支付学费;三是与兼职诈骗结合,要求学生贷款购买手机等产品做“销售代理”,贷款的利息和滞纳金很高,学生如不能如期还款,将迅速背上难以承受的债务压力。
防骗小知识
八个“凡是”不轻信
一、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
二、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
三、凡是通知中奖、领奖要你先交钱的
四、凡是通知“家属”出事要先汇款的
五、凡是在电话中索要银行卡信息及验证码的
六、凡是让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
七、凡是自称领导要求汇款的
八、凡是陌生网站要登记银行卡相关信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