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校院两级科研管理协同机制,构建“科研引领-教学反哺”的学术共同体,2月25日,机电与智能制造工程学院联合科研处举办“智能时代的教育革新与技术创新”主题学术论坛。副校长余强、科研处处长李海鸽全程参与,与谭宝成院长、张强教授共同探讨学科交叉融合新范式,为培育高水平科研成果注入创新动能。

张强教授在《人工智能驱动的教育范式重构》主题报告中,系统阐释了AI技术对教育生态的三维重构:通过自适应学习系统实现教学流程再造,依托大数据分析构建精准评价体系,运用虚拟现实技术革新知识呈现方式。他强调,教师需把握“人机协同”新定位,将AI作为科研创新的倍增器,在课程设计、实验模拟、数据分析等环节建立智能科研工作流。

谭宝成院长以输油管道水压试验机电气控制系统为切入点,现场解码工程科研方法论。该成果通过构建PLC控制算法模型,创新实现多参数动态平衡调控,已获3项发明专利并成功产业化。案例生动诠释了“问题导向-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完整科研链条,为青年教师开展应用型研究提供范式参考。

余强副校长在总结讲话中提出科研能力提升“三维路径”:强化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构建智能科研支持系统;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建立“企业出题-高校解题”的联合攻关机制;优化科研成果国际传播,组建专业团队助力高水平论文发表。科研处李海鸽处长宣布将实施“院级科研筑基计划”,通过项目共研、资源共建、成果共享机制,重点培育青年教师的学术原创力和技术转化力。

本次活动是落实学校“科研强校”战略的实质性举措,标志着校院科研协同创新进入新阶段。科研处将持续推进“学术能力提升工程”,系统构建教学科研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体系,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筑牢科研基石。